1、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
A、德 B、智 C、体 D、美
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3、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5、人的本质属性是(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6、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爱国 B、诚信
C、团结 D、敬业
7、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
A、习惯和法律 B、道德和法律
C、风俗和法律 D、习惯和风俗
8、《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 )
A、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行走
B、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快速行走
C、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左边行走
D、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9、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10、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11、明确规定了台湾问题的性质、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等内容的法律是( )
A、《国家安全法》 B、《反分裂国家法》
C、《兵役法》 D、《国防法》
12、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所有权包括( )
A、占有、生产、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B、占有、使用、经营、处分四项权能
C、购买、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D、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13、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14、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 )
A、民事权利能力 B、民事行为能力
C、民事责任能力 D、民事法律能力
15、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区别在于,它( )
A、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B、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
C、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 D、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信念强调的是( )
A、情感的倾向性 B、认知的明确性
C、知识的丰富性 D、意志的坚定性
E、理想的崇高性
2、关于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说法正确的有(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团结的纽带
E、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利己原则
E、互助原则
4、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5、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 )
A、讲法律 B、讲证据
C、讲程序 D、讲人情
E、讲法理
三、判断正误题:(将对的打“√”错的打“×”并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理想的形式是主观的,但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 )
2、能力大,其人生价值就大;能力小,其人生价值就小。( )
3、如果一个人的学习目的与社会要求相背离,那么这种学习就会失去意义。( )
4、网络是一个虚拟时空,因此无需道德规约。( )
5、道德规定人们行为“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 )
6、《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规范、指导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 )
7、《道路交通安全法》基本原则主要有依法管理原则和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
8、所谓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 )
9、如果人们感觉到某些法律规定很不合理、不合情,可以搁置不理。( )
10、《刑法》明文规定了排除犯罪的事由,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自首。(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怎样认识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4.如何理解法的本质?
五、材料分析、案例分析:(25分)
1、材料分析:(12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大量资料显示,目前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广大,但自然生态较为脆弱。目前,中国对于资源的利用并没有从整体上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体系,经济活动总体上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模式,即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再利用严重滞后。中国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左右,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若此利用率提高到60%,每年就可节水60亿吨。中国矿产资源回收率较低,只有30%左右,而国外先进水平一般在50%以上;煤炭综合回收率为30%左右,大中型煤矿可以达到40%~50%,小型煤矿则只有10%~15%。有的企业矿山开采量之利用了15%,大量尾矿资源没有利用。中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顿的废纸以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可以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达到300~350亿元。大多数经济上不发达的地区都处于生态脆弱地带。面对新的挑战和任务,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一个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说明了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了既要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共识。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请你运用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谈谈我们该怎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案例分析(13分)
甲某和乙某是邻居、朋友,两人经常相互帮助,某日,甲请乙上山用驴子邦他拉柴,在装载过程中,驴子抬脚把乙某踢下山坡,甲马上把乙送到县医院,吃、用、医疗等费用全由甲承担。但乙某终落了个二级残废,出院以后,乙某将甲某告上了法庭,要求甲某一次性支付给他生活费和后续医疗费共5万元。请问:(1)、此案在民法的调整范围内吗?为什么?(2)、结合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有关民事责任原则谈谈此案怎样处理,并说明理由。
试题六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D 3、A 4、A 5、B 6、B 7、B 8、D 9、A 10、C
11、B 12、D 13、A 14、A 15、D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D 2、ABCDE 3、ABCE 4、ABCDE 5、ABCE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怎样认识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3、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保证
4.如何理解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五、材料分析、案例分析:(25分)
1、材料分析
答: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人是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第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索取导致有限的资源迅速减少乃至枯竭。第二,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日益退化。第三,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从和谐走向了失衡。如何回到再和谐状态是全人类都要共同努力的问题。
3.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科学发展观强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自觉而及时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使我国真正成为发达的世界强国。这无疑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2、案例分析
答:(1)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法通则》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确立了公平责任原则,是公平原则在民事责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本案中,二者均无过错,不能按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来归责,所以应适用公平责任原则。本案中,乙某受伤造成终身残废,损害可谓重大。但损害是意外,二者无过错,也不能推定当事人双方有过错,只是根据本案的情况,完全由受害人乙某承担这个后果,有悖公允,因此,受益人甲某承担损害后果的一部分是合理的。法院判定甲某一次性支付2万元给乙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