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工作指引
新的学期刚刚开始,经过一个暑期放松的老师和同学们将从四面八方回到学校,其中有的老师或同学可能到过甲型流感疫区,有的可能接触过甲流病人,有的可能已经感染上甲型流感,因此,新学期开学之际很可能隐藏着甲型流感传播的危险,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控力度,很可能在今年秋季之初就会引起甲型流感大爆发,大流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签署了《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现把主要精神向全体师生员工传达如下:
一、开学后尽早通知家长和学生,要求主动向学校报告学生开学前一周内有无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有无与流感样病人接触史以及外出旅行史等相关情况。
二、把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的第一堂课,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争取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校医。
三、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
四、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应在第一时间向卫生部门报告。力争“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疗、早控制” 。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卫生部的有关要求对来自疫区的返校学生和流感样病例采取医学观察措施。当发现在3天内有明确接触史的2例以上学生和教职工中出现发热、缺课等情况时,要作为暴发预警信息及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当出现同一班级3天内超过5例或不同班级不同楼层超过20例流感样病例时,要适时采取戴口罩、隔离有症状学生等方式减少传播;当同一学校一周内出现超过30例流感样病例时,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的要求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五、学生和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须及时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校医院或学校所在地医疗机构就诊。学校应提供必要条件,对该学生和其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六、学校开学一周内,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应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1、要求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提前一周到校并实施一周的在校医学观察。
2、避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开学典礼可安排在室外操场进行。
3、开学后一周内尽可能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并做好自我健康状况观察。
七、加强学生军训期间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1、针对新学年学生军训的情况,意见要求,在军训开始前,学校应以班为单位测量受训学生的体温,如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不得前往参加军训。
2、施训单位要为受训学生提供整洁、通风的住宿条件,合理安排每间宿舍的入住密度,经常开窗通风。做到科学施训,劳逸结合,适当调整每日军事技能训练的作息时间、科目和训练强度,保证每一名受训学生的身体健康。
八,防护措施
1,搞好校园环境卫生。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运校内垃圾和废弃物,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2、加强课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室内活动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尽量不使用空调,如确要使用应定期开窗换气。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要主动捂住口鼻,不要让飞沫溅到别人。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平时要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勤添减衣服。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口杯等个人专用物品。不到医院探视患传染病的病人。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时应戴口罩。
4、学校在校园内应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在疾病流行期间,集体性活动尽量在室外进行,避免全校性的室内集会;劝告学生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
5、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墙报、校内广播、讲座、健康教育课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6、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要定期对校区进行消毒。学校定期要对全校各类室内场所、物体表面及空气进行消毒。特殊情况由医务室和总务室协商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