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共产党举办、各国共产党参加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我们愿同包括共产党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加强对话、深化交流、开展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当今动荡、纷扰的国际事务提供了一份深具中国智慧的解题思路。这一思想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独特的天下情怀一脉相承,也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内核的现代延伸。它的要义在于,不仅中国人民必须过上安居乐业、繁荣富足的生活,而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同样应该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这一理念不仅具有崇高的道义力量、深厚的理论底蕴,而且为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了独特而强劲的新思路,从而成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永续发展的思想纲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崇高的国际道义力量与道义优势,一经提出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过近年来广泛的国际传播,该理念与生俱来的威力日益凸显,得到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毋庸讳言,近现代以来维持国际秩序运转、指导国际问题解决思路的是西方国家的思想理念。西方理念既推动了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全球各地原先相互隔绝地区的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往来的密切与方便,但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和深刻的裂痕。迄今为止仍然流行的强权政治,对经济落后、国力弱小的国家而言,常常是一种灾难。强权政治具有十分明显的丛林法则痕迹,不该也不能听任其成为当代文明世界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规则。
西方政治文化中黑白二分的思维定式,把世界划分为我者与他者的二分视角,从根本上分裂了世界,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矛盾和纷争的思维根源。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天下一家亲”“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等基本观点,认为各国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而且,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必须在各国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显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强的包容性,具有明显的国际道义优势。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它是对当代中国外交原则与实践的继承与发展。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国际社会中坚持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坚持国家主权以及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基础上,主张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并且通过各国的互利合作形成利益相依、理念共享的美好图景。
其次,它是对中国优秀文化历史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个体的修身出发,推己及人,形成了家国天下一体同视的特殊情怀,提出了诸如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等正能量的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继承中国古代圣贤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些理念符合中国的利益,同样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它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幅进步和国家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开始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大国责任。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现代诠释。
再次,它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与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关于国家主权原则对于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意义、相互依赖,对国际冲突与合作的影响等命题的讨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启发,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对诸如霸权稳定论、两极均势理论等一切形式的强权政治理论,强调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国际事务不能由少数国家包办,并且多年来大力倡导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外交理念。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为陷入僵局的国际难题提供解决思路。近年来,人类生活的“地球村”逐渐进入大变革与大调整的新时期。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政治博弈却更加激烈、复杂与隐蔽;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局部冲突时有发生,极端主义思想不断蔓延,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替升温并趋于常态化。这些现象表明,当今人类在解决强权政治、局部战争、军备竞赛等老问题方面尚未取得根本性进步的同时,国际恐怖主义、地区难民危机、全球气候变暖与生态环境恶化等新问题却层出不穷。这些新老问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彼此交织,任何国家对此都难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人类社会亟须找到破解全球事务中各种矛盾与难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案。然而,一方面,长期以来占据国际政治权力格局顶端的西方国家自顾不暇,无力承担领导国际社会走出困局的重任;另一方面,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思路,出现了明显式微和失灵的迹象。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恰逢其时,顺应了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不仅可以为陷入僵局的国际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各类国际政治纷争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可以为那些困扰人类永续发展、世界持久和平的症结提供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