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叫小C
前几天深夜,她转了条推送给我,然后发了一个微信表情,又问我:约吗?
那表情,让我心头有点发毛——你要干嘛?
我抖着手点进去,却发现不过是条关于支教组队的推送,内容和谐友爱,主旨积极向上,真是白吓我一跳。
还没等我看完文章的功夫,小C又已经叮叮咚咚地发来了好几条消息:
“支教条件可好了,去的是县城,每人一间房。”
“学校还给补贴一千块钱差旅费,有综合素质加分和志愿者服务证明。”
“一天只上五个小时的课,剩下的时间都自由支配。”
我一时无话可说。
朋友,你去支教难道就是为了这些住宿条件、车马费,还有综合素质加分吗?
///
于是我问她:“你为什么想去支教?”
小C答了大一堆:“我想去啊,我觉得支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早就想去支教了,这次条件又这么好,得抓紧机会啊……你到底要不要一起啊……”
我觉得她的话很难接,于是给她讲了个故事。
那是一个网上很老的段子,但我觉得用在这里非常合适。
「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他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有一个小男孩,不停的弯腰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
「有人劝他放弃:“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你猜小孩说什么?
“我只是想尽力救更多的鱼,做到我能做到的而已。”——这样吗?
不不不,后文是这样的一句话: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我只是想要社会实践证明。”」
故事讲完了,而小C回答得倒是干脆,也很生气:“好心好意问你约不约支教,你这是什么意思?”
朋友,我不是不想和你约支教,也不是想讽刺你。
我只是想说,这样的你,根本不配去支教。
///
回到我一开始问她的那个问题,“你为什么想去支教?”
这个问题,我不止问过小C,也问过很多有支教想法的人,却惊讶地发现,很多大学生一面狂热地想要去支教,一面又丝毫没有认识到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去支教。
我听过的理由无非是:因为我喜欢支教,我希望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我想通过支教来锻炼自己,我想积更多的社会经验。
发现了吗,这些看似没毛病的答案都有一个共同点,从“我”出发,从“我”的利益出发,从“我”的兴趣出发。
你去做的是“志愿”活动,却把“我”放在第一位,这是件很可悲的事。
社会上,之所以那么多人反对大学生支教,就是因为他们的表演实在是太过拙劣。这场不超过一个月的支教时间太短,短到你根本就来不及输出足够多的干货。当你好不容易有了点教书育人的感觉,你已经要回归你的日常了。
当然,那些两周甚至一周的“义工旅行”,更只是包裹了好看糖衣的商业旅行罢了。孩子们不但失去了出外打工的父母的爱,还得跟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不同学校的支教团队学唱二十遍《小星星》。
///
你热热闹闹地来了又走。
你会把这次经历写进你的个人履历里。
你这辈子都不会再来到你支教的这所学校。
你即使日后在路上碰到了自己教过的学生,也根本认不出来。
支教对太多人来说就是一个文艺梦想,冠冕堂皇的理由包装得再好,说到底,也掩盖不了你这为自己、而非为他人的行为本质。
你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支教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初衷是爱和奉献。如果比起对于教学内容的准备,却更在意住宿条件好不好,自然环境美不美,能够让你拿多少综合素质加分,那这样的支教,你还是别去了吧。
你们根本配不上孩子们叫你的一声老师。
///
朋友,我猜你想问我:
「既然如此,什么才是你想要的支教?一昧的利他主义?一昧的牺牲自己?你能有这么高尚?你就不在乎自己能得到什么?我不信。」
让我们把时间倒流,回到我和小C互相约定要不要去支教的那个时刻。
假如当初小C问我的是:
“咱们去的话应该都怎么教学啊?”
“课本是不是和我们学过的版本不一样?”
“我觉得也可以加一些趣味性的科普内容。”
我一定会这样回她:
“不知道啊,反正时间还早。”
“等下,这个是校级的还是院级的?”
“住得不好的话我觉得还是算了…”
你看,我也是会考虑自己的人,更不是什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的批评家。
但我坚信一件事,种在我们心里的第一颗名为理念的种子,往往决定最终能长出怎样的果实。信爱守爱,求仁得仁。
我们在宣传栏和布告板上看到的为公益和他人奉献终生的楷模,也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完美的、从去支教的第一天就笃定了要一辈子住在大山里的人。
没人强求我们都成为那样伟大的灯塔,但时间漫长,不要从一开始就种错了种子。
///
所以,请你不要急着赶路,而是在出发之前多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当你把“我”字从支教的理由中改写成宾语,你会发现主语变成了一个大写的“人”。
我想去支教,为了助力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
我会去支教,为了大山里的、工厂边的、留守着的同学们。
我要去支教,为了改写或改善哪怕一个孩子的命运。
要对得起孩子们叫我们的一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