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证材料

8-2 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

茂职院〔202151号,2021518日印发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以及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定位,特制定本意见。

一、设置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

二、设置原则

(一)覆盖全体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针对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的广泛而系统的素质教育,从而实现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就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并对有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引导。

(二)立足专业

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主阵地,要进一步明确社会各行业人才需求和行业标准,明确各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各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环节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

(三)分类实施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按照文科类、工科类的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获得途径进行分类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专业基础上获得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训练,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种渠道。

(四)强化实践

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实践教学环节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搭建院系两级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五)贯穿全程

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引领,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理念与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主渠道的课程教学、实践体系、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学分设置

构建由“通识教育、专创融合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在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总学分为10学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成,如下表:


类别

课程

学分

学期

责任单位

备注

通识

课程

通识必修

《创新创业基础》

2

23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新增课程,共32学时,2学分,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通识必修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1-4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按原方案开展,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通识选修

创新创业类网络课程模块、SYB

2

1-5

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按原方案开展,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专创课程

专业必修

根据专业特点开设



各系(部)

原专业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践》课程或各专业新增的专业创业融合课程,纳入专业教育学分。

实践

课程

公共必修

《创课网店实践》

2

3

各系(部)申报,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审核

新增线上课程,不纳入总学时,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专业必修

《创新创业实践》

2

4

新增单独实践课,不纳入总学时,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一)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

1.通识必修课程

增设《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旨在覆盖全体,对所有在校生进行创业启蒙教育,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和创新创业热情。各系(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合理错开安排,开课学期在第2学期或者第3学期。通过整合、重构和变革教学内容,直接传授创新创业知识;通过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创新创业体验,在创业体验中磨练学生的创业品质,锤炼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2学分,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2.通识选修课程

按照教务处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方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模块。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由教务处和各系(部)提供,学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专项建设经费,引进、购买和组织辅导团队建设,所有学生在校期间须修读不少于2学分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3.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与创业相结合。按照原有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两门必修课程进行整合,整合后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程,分四个学期开设,课程总学时38学时,2学分,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二)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

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按照专业特色,结合专业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在专业教学中的融入,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创业融合课程由各系(部)自行开发建设,可以将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践》课程纳入专创融合课程或将现有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合进行开发建设,可以体现为专业岗位方向课课程或专业单独实践课程。课程形式可灵活多样,学分纳入专业教育总学分。

(三)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作为通识教育《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的单独实践课程,开设《创课网店实践》网络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创课网店实践》网络课程开设在第3学期, 36课时(不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计算),2学分,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开设在第4学期,36课时(不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计算),2学分,纳入创新创业学分。

1.创新创业实践课

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按照分类实施的原则,在文科类、工科类进行分类设计。

1)文科类

可以选择设计专业前沿科技问题、专业热点问题分析解决报告、商业模式创新、乡村振兴实践等商业实践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大赛作品。

2)工科类

可以选择专业创新管理模型设计、专业技能创新设计、应用项目设计、专利研发、乡村振兴实践等商业实践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大赛作品。

2.创课网店实践课(网络)

学生进入万讯创业就业公共服务平台(www.wxeepp.com)学习与实践。通过开设网店,让学生在实践中模拟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相关环节,掌握市场调查,品牌定位、商品分类,商品管理、营销推广,沟通协调、数据分析、交易管理、风险评估及规避等操作,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组建学校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教育教研室,负责通识类必修课程的建设和通识选修课的审核和组织工作,负责全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和创业平台建设。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探索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团队建设机制。

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方式,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着力提升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专业特点,调动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打造一支专业特色鲜明、创新创业能力突出、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参与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二)研究保障

立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六个一”专项建设:一是开展创新创业类课程专项建设;二是开展创新创业类教材专项开发;三是开展创新创业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四是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试点;五是开展创新创业讲堂与企业家论坛;六是开展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案例比赛。

(三)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鼓励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二级单位积极积极多方筹措资金,争取相关企业的支持;鼓励利用社会资源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创新创业专项经费由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平台保障

搭建“教学、实践、孵化”于一体的“2-3-4”创新创业教育链,即院、系两级构成,“专业工作室、系(部)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层联动和“基础实训平台、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平台、创业模拟与孵化平台、咨询服务平台”构成的四大实践平台。


附件:1-1.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标准

1-2.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体系课程标准


附件1-1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标准

途径

等级

内容

学分

说明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A类(国家级竞赛)

一等奖

10

以获奖证书作为佐证材料

二等奖

8

三等奖

7

参赛(优秀)奖

6

C类(省级竞赛)

一等奖

6

二等奖

5

三等奖

4

参赛(优秀)奖

3

D类(校级竞赛)

一等奖

3

二等奖

2

三等奖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国家级(1-6名)

结项优秀

6

以项目结题报告为佐证材料

结项合格

5

省级(1-6名)

结项优秀

4

结项合格

3

校级(1-5名)

结项优秀

2

结项合格

1

专利

申请发明专利

以授权号为准1-5

4

以专利证书作为佐证材料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以授权号为准1-5

4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以授权号为准1-5

2

社会实践

创业实践活动

满一年4个学分,不满一年半年以上3个学分,半年2个学分

2-4

提供工商管理部门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线上平台参考平台评级标准:如淘宝网3钻,并提供本人相关经营平台流水账。

“三下乡”社会实践

全国优秀团队、先进个人

4

提供学校团委开具的证明,排名不分位次

省级优秀团队、先进个人

3

校级优秀团队、先进个人

2

项目市场调研报告或创业计划书

5000字以上调研报告

1

各专业提供佐证材料

撰写创意、创业计划书

1

企业实践(教学计划外)

实践4周以上,提交实践报告和企业证明材料(企业项目研发、技术创新、产品生产、成果转化)

1-2

在企业项目研发、技术创新、产品生产、成果转化取得较大成绩为2

备注

以上学分可以申请置换创新创业类非通识必修课程学分,如置换其他非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以教务处学分置换规定为准。


附件1-2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体系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定位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是通识必修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地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

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

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意识。

本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具有纲领性的引导作用,是专创融合类课程最佳后续课程。

二、课程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于培养掌握具备创新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面向创新创业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体如下:

(一)能力目标

1.逐步形成创新创业者的科学思维,能对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应用;

2.懂得创业过程中成本与利润的计算与分配方式;

3.能掌握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团队组建、人脉关系积累、资金筹措的方法;

4.通过加强社交能力,从而提升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提高合作的能力。

5.能够独立撰写创业计划书、职业生涯规划书等创业就业文件。

(二)知识目标

1.熟悉掌握创新思维提升的基本方法;

2.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明确一般企业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4.掌握初创企业的组织管理设计;

5.能对互联网经济趋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大趋势。

(三)素养目标

1.具备主动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质分析能力;

2.能够进行创业机会甄别和分析;

3.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

4.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三、课程总体设计

本课程着力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验学练结合过程,在实践期间注重过程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及能力训练都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创新创业的各个基本环节,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本课程的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采用真实案例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业实训软件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模拟真实创业环境,弥补教学环境的限制。丰富教学素材,重点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微视频、创业信息资源等。

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参与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创业园参观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课程为考查形式,开课在第2或第3学期, 32学时, 2学分

四、学习情境具体设计

项目

学习

情境

工作任务

学时

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创业概述

1.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及其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1

2.掌握创业类型及其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

1

3.熟悉公益创业的概念和特征;

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1.了解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

2.了解经济转型下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原因;

1

3.了解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活动呈现的新特质和新模式。

1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与团队的管理

1.了解创业者概念,知晓创业者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1

2.了解创业成功者的人格特征;

1

3.了解创业团队概念和作用;

1

4.掌握创业团队的组建过程和原则,掌握创业团队的管理策略。

1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创业机会的识别和评价

1.了解创业机会的特征及主要类型,

1

2.掌握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过程和技巧;

1

3.掌握创业机会的评价方法、分析工具

1

4.掌握由创业机会开发商业机会的基本路径方法;

1

商业模式开发

1.理解商业模式的概念、构成,掌握商业模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1

2.理解商业模式与商业战略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与策略;

1

3.熟悉商业模式画布的概念、作用,掌握商业模式画布的使用方法

1

创业风险的识别与管理

1.了解创业风险的特征及主要类型;

1

2.掌握创业风险管理的流程、方法和策略

1

创业资源

创业资源获取

1.了解创业资源的内涵、种类、作用及创业资源与一般商业资源的异同;

1

2.了解影响创业资源获取的主要因素;

1

3.掌握创业资源获取的途径;

1

创业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掌握创业资源的开发方式、创造性利用方法;

1

2.掌握创业资源开发的推进方法和整合管理策略。

1

创业融资

1.掌握创业融资的测算方式;

1

2.掌握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及其差异;

1

3.掌握创业融资的一般过程和选择策略。

1

创业计划

创业计划书撰写

1.了解创业计划的作用,掌握创业计划的基本结构和撰写要求,掌握财务规划相关表格的编制方法;

1

2.了解创业计划中的信息收集方法;

1

3.掌握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和展示技巧。

1

新企业的开办

新企业创办

1.了解企业的法律形式,熟悉企业注册的流程和所需提供的资料;

1

2.了解新企业的社会认同及注册企业需要考虑的法律问题,掌握企业选址技巧和策略;

1

3.了解新企业管理的特殊性,了解新企业成长面临的挑战,掌握新企业的成长管理策略

1

总计

32

五、考核与评价方式

1)考试形式:以创业计划书为考核方式。

2)成绩评定: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上课情况和作业共占40%,终结性考核指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六、编制说明

本标准由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发。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课程定位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2.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3.课程总体设计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总体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第二部分:职业发展规划;第三部分:提高就业能力;第四部分:求职过程指导。

在教学的组织中,充分考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设定不同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和实操能力。

本课程为考查形式,学习时段贯穿4个学期, 38学时, 2学分

4.学习情境具体设计

课程设计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学时

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

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

1.职业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1

2.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1

3.大学生活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1

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

1.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身因素

1

2.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因素

1

3.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

1

职业发展规划

认识自我

1.能力与技能的概念,能力、技能与职业的关系,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

1

2.兴趣的概念,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评定方法

1

3.人格的概念,人格与职业的关系,人格的评定方法

1

4.需要和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价值观的评定方法

1

5.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

1

了解职业

1.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国内外职业分类方法

1

2.职业信息的内容

1

3.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

1

了解环境

1.探索小环境中的可利用资源

1

2.了解大环境中的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形势,探索其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1

职业发展决策

1.决策类型,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的影响因素

1

2.决策理论与模型在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1

3.识别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问题解决技能

1




提高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

1.目标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这些技能与所学专业课程的关系,评价个人目前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

1

2.目标职业对通用技能的要求,识别并评价自己的通用技能,掌握通用技能的提高方法;

1

3.目标职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了解个人的素质特征,制定提高个人素质的实施计划;

1

4.根据目标职业要求,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

1







求职过程指导

搜集就业信息

1.了解就业信息

1

2.搜集就业信息

1

3.分析与利用就业信息

1

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


1.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

1

2.求职礼仪

1

3.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

1

4.面试后注意事项

1

心理调适


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

2.心理调适的作用与方法

1

3.建立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方法

1

就业权益保护


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

1

2.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

1

3.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

1

4.社会保险的有关知识

1

机动


1

总计

38

5.考核与评价方式

1)考试形式:期末大作业考核形式。

2)成绩评定: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上课情况和作业共占40%,终结性考核指期末大作业成绩占60%

6.编制说明

本标准由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发。





《创课网店实践》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课程定位

《创课网店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通识类课程,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开设在第三学期。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地去创新。积极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理念,拓展新的教学方式,创设更加真实的创新创业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亲历创业情境,增强创业体验。

2.课程学习目标

以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为目的,以实践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 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锻炼技能,掌握创新创业发展职业能力,成 为符合新时代企业互联网化发展需求和新型人才。

能力目标:能对店铺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任务目标;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操作系统应用;掌握网点开设全流程;掌握吸收会员、提升会员粘性的综合操作。

素养目标: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具有社会责任感。

3.课程总体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课程标准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上线安装、调试,在通用运行平台(包括 APP)上运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现学生自主信息化学习。

2)课程设计思路

授课教材(纸质、PPT 或视频)配合网店实际操作平台进行实践训练。

参考教材:万讯创业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创课课程《创课网店课程操作手册》

实践网站:网址www.wxeepp.com万讯创业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本课程为考查形式,开课在第3学期, 38学时(不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2学分

4.学习情境具体设计

课程设计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学时

开设新店

市场调查,店铺定位商品合理分类,商品信息发布商品有效管理

1.新店开张/门店梳理

2

2.商品管理:商品种类

6

客源拓展

营销推广,沟通能力

1.校内客户会员拓展与管理

2

2.校外客户会员拓展与管理

2

店铺经营

数据分析

1.签到/巡店和店面管理

2

2.客流量

2

成交

订单促成与订单管理

1.成交次数(订单管理)

6

2.成交金额(订单管理)

6

3.利润(成本管理)

6

售后

风险评估及规避,良好沟通,协调能力

客服及售后管理

4

总计

38

5.考核与评价方式

学生实践轨迹档案评价:根据学生的实践记录和成果,由系统完成评价。

6.编制说明

本标准由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