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到很多的网友在讨论学历与能力的问题。到底是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还有一些应届的毕业生在大呼用人单位提出的工作经验要求是不合理的。如此种种都指向了企业的招聘政策。看完这些信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家的一些问题我以前也都经历过,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一个小职员到经理、再到总监最后走到总经理的岗位,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这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整个过程曲曲折折其中有不少的弯路,有时执着于一点而不能自拔,却忘记了最终的目标。我现在把以往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写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关于学历的问题
几乎现在每一个招聘广告上都会对学历加以要求。然而我告诉大家,实际上很多的企业并不清楚每个岗位应当对应什么样的学历要求,广告上的学历要求很多时候都是招聘者凭感觉写的,甚至是从别的公司的招聘信息中直接摘抄下来的。
对于这个学历的要求大家其实不用太在意。大家可以想一想,企业在招聘信息中写出一个学历要求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能够找到可以适合这份工作的人才,希望这个人才进入公司之后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难道那个本小小的本科毕业证或者研究生毕业证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么?当然不是。因此,企业最关心的实际上还是求职者本身的能力。我以前曾经想要招一名PHP程序员,当时也限定了必须要本科以上的学历。招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满意的人选。直到有一天人力资源部经理有些犹豫不决的找到了我,他给我带来的一份简历。从各方面的条件来看这个人都很适合,只是他只有中专学历与我们招聘信息上的要求相差太远。最终我还是决定让来他试一下。第二天那个小伙子来的时候我亲自面试了他,并且给了他一套没有经过修正的源程序让他调试。之前来面试的人没有一个在规定的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调试成功。而他只用了40分钟就让程序顺利的运行了起来。我当即决定录取他。接着我安排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去跟他谈薪酬入职的相关问题,然后就去外面开会了。后来这个小伙子没有来,因为当时他要求的月薪是每月8000元,而人力资源部经理考虑到8000元是给硕士毕业生的待遇,最后决定按本科生的级别给出6000元每月的工资。那个小伙子说考虑一下就走了。第二天人力资源部再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已经到另一家同行业公司上班了,月薪是每月9000元外加补助。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非常的震惊,立刻通过关系去印证这件事。最终得到的答案是这个小伙子没有说谎。我们错失了一个好人才。
后来人力资源经理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显示很局促,他担心我会批评他。我又有什么资格批评他哪。如果当时我在的话,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这是思维的限制呀。我们的那个项目就因为核心PHP程序员没有及时到位,最终导致项目逾期,公司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从那以后我要求在所有的招聘信息最终都加上一句话“英雄不问出处”,学历再也不是我们考查人才的硬性条件。
二、关于工作经验
企业要求员工有工作经验有的时候是很无奈的决定。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企业而言都面临的巨大的竞争压力,其中很多企业都徘徊在生存或倒闭的边缘。对于这些企业来讲,所有的资金、资源投入都希望能够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带来资金的回报。因此他们更愿意雇佣有经验的员工。当然已经有经验的员工虽然能很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稳定性差。根据宣德以往的调查来看,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对其今后的工作习惯影响最大。同样他们的第一次跳槽决定也是最难做出来的。但员工一旦有了第一次跳槽的经验,那么以后在跳槽的问题上,他们就不会有更多的心理障碍了。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些有经验的员工身上会带有不同的文化烙印。这些烙印会影响他们与新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
企业不愿意招聘没经验的应聘的另一个问题的,如果招聘没有经验的应聘者自己的培养的话,那么企业需要投入不小的成本才能将其培养成为一名“熟手”。而这个时候员工一旦成为“熟手”他们对薪酬的期望就会增长。一般来讲企业也会根据员工的成长为其适当加薪。但与加薪相比跳槽会让他们的工资涨得更快。
前几年有一次我去河北分公司出差,期间接受了河北电视台的采访就谈到上面问题。采访结束后负责提问的记者有些局促的告诉我,她其实也是一个应届毕业生目前正在电视台实习,也非常希望能够留在台里。她希望我能给她一些建议。我当时有点诧异,因为从整个采访的过程中看,她不像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在我的询问下她告诉我,她从小就担任学校各种演出的主持人,在大学里还是校报的副主编。从这些情况来看,她并非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求职者。以往的经历会让她比别人更快的进入角色。最后我告诉她,她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的机会到一线去参加实践。每多做一次采访她就会多一份本钱,只有她有足够的资本,那么就不是她能不能留在台里的问题,而是她自己想去哪个台的问题了。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或者是其他没有进入社会的朋友们来讲,工作经历并不一定要等到你们正式进入社会才能获得。业余时间去应聘一些兼职的工作,只要这些工作的工作内容是与你以后希望从事工作相关的,就不要太去计较报酬。有的时候甚至没有钱拿也可以去。不要用“没有时间”这样的词来给自己的找理由。如果大家把上网吧、玩球、谈恋爱的时间拿出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不要单纯为了钱去做一些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没有帮助的事情。我的公司有一个小伙子是北京印刷学院的。当他的同学开始着急找工作,甚至800元一个月的工资也愿意去尝试一下的时间。他已经在我的公司里实习两年时间了。月收入也从当初只有每天10元的午餐补贴的实习生,成为了每月4000元月薪的成熟专业人员。他拿到毕业证后我们就马上与其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且给他上调了工资。
记住,当你进入大学的那一天起,你的一只脚实际上就已经步入了社会。只有没心没肺的人才会说大学的时光轻松而又无聊了。管理、法律专业的同学可以到“宣德的麦克风”: 上去找我,如果你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实习单位。
三、关于选择民企、外企、国企的问题
对于选择民企、外企、国企的问题很多的同学但有一些困扰。有一些同学可能会比较倾向于选择外企,实际上除那些已经成功运营多年的大型跨国企业之外。现在普通的外企与国内的民企和国企相比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了。民企、外企、国企这三类企业我都工作过,可以给大家做一些介绍。
首先说外企。对于这些企业来讲他们有成熟的企业文化,和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可以让将一个没有经验的新人塑造成一个标准化的“配件”。而进入外企的问题是你也仅仅能够接触到“配件”的工作范围。要想能够独挡一面那需要有多年的积累和机遇,从时间上来讲要比民企长。简单的一句话,大型外企培养的目标是合格的打工者。
再说民企。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一些民企做得很大了,大到可以到国外去参与国际竞争了。但从现实的情况来讲,中国民营企业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近一二十年的时间。中国民企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问题也是突出的。我们没有像欧美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一样花数百年的时间进行积累。民企在企业文化和自身管理的成熟度上,还有很大需要提升的空间。但这同时也为我们的求聘者带来的了更多发展的机会。随着民企高速的发展需要出现更多的职位需求更多的人才。在民企工作会让员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灵活性要高于外企。因此,民企更适合培养创业者。
最后说国企。在当年国企转型的时候,那个时候情况确实很差。有很多的企业连续半年开不出工资来。很多国企业员工靠借债度日。随着转型的成功,现在的国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薪酬待遇也逐年增加了。如果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么这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但国企也有国企的问题,那就是官僚风气比较重。在国企要想成长的快,不但要动懂得专业知识还要懂政治。国企也是国家官员的一个培养摇篮。
四、关于包装与真实
我见过一些同学把自己的简历包装的特别漂亮,听说有的同学花数百元去制作这些简历。还有一些同学花钱去买高档的职业装,希望借此博得面试者的好感。大家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家没有搞清楚包装与真实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为企业做一些管理方面的咨询和培训 。有很多朋友问我,刘老师你的网站为什么叫“宣德的麦克风”呀,不够大气。你看人家都叫XX专家、XX大师或者XX第一人之类的。每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不是什么大师,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同意郭德纲的观点,一个行业每一百年能出几个大师那就不错了。至于专家那是别人叫的,我还希望大家先强调专业,只要你的专业能力够强了,别人自然就会把你当成专家。不需要你自己去讲。
我把自己的网站名字定为“宣德的麦克风”就是想把自己的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我都愿意给出最中肯的意见,说出最真实的声音,帮助大家解决最实际的问题。不需要有太多的粉饰,太多的故弄玄虚,一切从最核心的问题出发,去直捣黄龙。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损失自己的利益也可能会影响到个别人的个人利益,但这就是发展的需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当前的情况已经没有时候再让我们讲一些空话、虚话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有更多的“张三的麦克风”、“李四的麦克风”出现,去讲真问题、真的讲问题。
对同学们来讲也是一样的,再漂亮的简历用人单位也只会关注自己的关心的内容。那些内容加在一些有一页纸也就够了。大家穿上再高档的职业装也不会让你的经验和能力提升半分。有经验的面试者只要几个问题就可以把你的过往的经验和能力判断个十之八九了。
包装可以,但一切都要讲一个适度。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提升自己,自我修炼。然后展现出一个真实的自己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