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专题旧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速导航旧 >> 创业专题旧 >> 正文

 
 
2015年5月 20
己丑年五月十三
 
  星期三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快速导航
 
   
 
第A3版 经济 2015-05-20
从摆地摊、大排档假期工做起,兼顾学业的同时在各类商业运作中试水,于高职毕业后马上运营起电商企业,毕业生梁华玲正逐步实现其
 
校园经济中孵化的“创业梦”
 
1024×744
梁华玲(右)与小伙伴们正在维护自己的电商平台。 本报记者 甘杨松摄

    本报记者张越

    5月17日是星期天,早上下了场大雨。可梁华玲与她的小伙伴们并未受到影响,一大早就回到了位于茂名创业大厦的公司办事处,一门心思扑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校园生活馆”的经营建设上。

    位于市区光华南路的“茂名市创业孵化基地”,是由市政府出资、市人社局主管的公共服务平台,其内的创业大厦可为70多家创业实体免费提供2年期的商务型办公场所以及创业服务。梁华玲的数据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设在大厦内,经营着一个8人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

    从摆地摊开始

    梁华玲初中时就展现出自立的个性,“父母的是父母的,自己的才是自己的”是她常摆在嘴边的话——她对自己的未来也早有打算,就是不断开创自己的商业版图。

    理想再美好,也得从现实开始。梁华玲当时注意到了学生对文具精品等的需求,就谋划起做精品零售的生意。但是作为一个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社会经验的初中生,她只有从小成本的摆地摊做起。于是,她在多方了解精品生意的途径后,利用周六日的课余时间,到市区体育中心摆起了地摊。

    第一次摆地摊,梁华玲以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大早就到了体育中心。没想到的是,即便周六日人们也得傍晚时分才会聚集休闲,于是白白地等了一个上下午。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晚上人群开始聚集,她的精品生意做得还挺好,收摊时一算赚了20元。

    商业理想逐步升级

    梁华玲的地摊生意发展得很快,但她也很快认识到这种“小打小闹”并不能实现她的目标,所以她开始了新的尝试——饮食业。

    刚开始就是“偷师”阶段,但得找借口接近“学习目标”。于是,梁华玲用她微薄的零花钱去吃大排档,偷偷观察老板、服务生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处理。不久,“学业有成”的她说服了一家夫妻小吃店,在店里打起了假期工,进一步学习经营技巧。

    2011年,梁华玲考入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于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这时的她,商业目光转向了身边的“校园经济”,并开始谋划校内创业。入学第二年,她就发现了校园里“电子照”的业务需求——各类考试都需要相应的数码照片,而到校外拍照既费时成本也高。于是她与另外两个有摄影专长的同学合伙,在校内干起了电子照的“生意”。

    当然,梁华玲在热衷校园经济的同时并未落下学业,她每年都拿到学院的奖学金,还是优秀班干部、优秀团支部书记,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创业梦”在孵化

    很快,梁华玲和她的小伙伴们就基本“包圆”了学院内的电子照生意。这样的成功,也让她的心“大”了起来——向学院申请并成立了“好印象8090文印工作室”,并成为了该创业孵化基地的负责人。

    工作室起先仅有两台打印机,其中一台还是网上淘回来的二手货。但简陋的条件并未束缚住他们,工作室的业务不断多了起来,除了一般的文印还扩展到各类宣传业务,如为眼镜店做校园推广。甚至,还将业务扩展到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广东茂名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里。

    临近毕业,梁华玲萌生了做“ 互联网+ 校园经济”的 念头。2014年6月13日,她注册成立了茂名市数据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创立了微信公众号“校园生活馆”。同时,在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的帮助下,她在“茂名市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大厦中获得了免费办公场所,大大减轻了创业负担。

    超市餐饮批发管理软件开发、品牌推广和校园资源整合、企业宣传片视频、公众平台运营、安防监控、微电商……这些字眼写在了数据时代公司的宣传海报上,也写在毕 业生梁华玲的心里。也许,她的心比这更大……